为建设创新型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将于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一届“东湖论坛•云论坛”期间举办公共卫生学院分论坛,诚邀全球青年英才参加并依托我院申报2023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有意愿的申请人可随时与我院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校、学院以及相关科研团队,学院也将提供“海外优青”项目交流咨询服务。
联系信息(长期有效)
学院联系人:方老师、刘老师
邮箱:weiminf@hust.edu.cn 或 liugang026@hust.edu.cn
联系电话:+86-27-83692701;+86-15327193248(方老师);+86-15926238366(刘老师)
学院网站:http://gwxy.tjmu.edu.cn/
论坛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届,共邀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已成为我校汇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一张靓丽名片。我校将于2023年2月继续举办第十一届“东湖论坛·云论坛”,诚邀全球英才跨越山海、相聚“云端”,聚焦国际前沿科技热点,共话美好未来。
届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举办“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一届东湖论坛·云论坛公共卫生学院分论坛”, 诚邀全球英才参与。
论坛安排
1.主论坛时间:2023年2月中下旬
2.公卫学院分论坛时间:2023年1-2月,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申请条件
(一)领军人才
1.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2.具有扎实学识,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二)优秀青年人才
1.年龄在40岁以下,应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有连续3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
2.在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三)青年人才及博士后
学院长期招聘国内外青年才俊来学院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申请人须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
支持条件
1.薪酬待遇:提供事业编制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对优秀人才实行基础年薪制,另可享受科研绩效政策。特别优秀的领军人才,学校采取一人一议政策,提供重点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提供50-70万年薪。
2.职务职称: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秀者可以申请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
3.科研条件:提供充足的科研场地和科研经费、单列研究生指标;
4.住房待遇:提供优厚的安家费与购房补贴,可提供人才周转房;
5.子女教育:保障子女优质基础教育;
6.配偶安置:协助推荐、解决配偶工作;
7.生活服务:在医疗保障、出入境、签证等各方面提供便利。
招聘专业方向及岗位
专业方向:流行病学(慢性病与传染病)、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全球健康、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科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
岗位: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博士后。
报名流程
请使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公共卫生分论坛报名1月25日截止,主论坛截止2023年2月20日前),经审核后发放邀请函。
网址:http://dhlt.hust.edu.cn/index.htm。
扫描二维码报名:
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等主流国内外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全国前1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实力雄厚,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综合排名第一,第四轮学科评估综合排名A+,连续入选国家首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 年 7 月入选全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学院设有6个学系、2个研究所和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现有师生员工1271人,其中在职教职工117人;本科生473人,研究生677人。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促进健康”的学科定位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矢志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专业卓越、一锤定音”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贡献华中大公卫力量。
学院历史悠久,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发源地之一,也是教育部、卫健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在上海德文医学堂创办时即有德国江哥斯博士讲授公共卫生学课程,1953年内迁武汉后成立卫生系,是全国最早成立的6个卫生系之一。学科建设成效突出,环境卫生(环境医学)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环境卫生(环境医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儿童少年卫生、卫生统计、营养与食品卫生五个学科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科点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流公卫人才。
聚焦公卫人才培养质量中心,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领军人才。现有各类在校生1100余人,设有预防医学专业以及预防医学本硕博贯通实验班,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双万人计划”、获批“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创新培养项目”。“十三五”期间,主编全国规划专业教材18 部和实验指导教材3 部。几代公卫人不断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人才,多位校友成为国内外疾控系统、卫生系统、高校院所等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堂春教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营养系系主任胡丙长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国莉教授均为我院的杰出校友代表。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高度重视人才强院战略,优化师资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9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79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人、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各类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获评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争创一流科研成果。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紧扣科学前沿,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公共卫生科教研究的新高地,形成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机制,取得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学院拥有环境卫生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组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十余年来,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获建设经费 6000 余万元,拥有贵重仪器百余台,-80℃超低温冰箱近 300 台。近五年新获批基金委创新群体、集成、重大、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纵向课题 200 余项,经费2.35 亿元;每年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00 余篇,包括JAMA、BMJ、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成果奖15项。
始终坚持“促进健康”,致力一流社会服务。
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新高度,致力服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立了基于自然人群全年龄层覆盖的大型队列研究,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人群健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标准、指南等制订提供科学依据。聚焦百姓关切的环境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基层医疗服务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模式,建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助力国家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着眼健康扶贫事业,提出普适性与特殊性兼顾的预防对策,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始终坚持“国际视野”,推进一流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交流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著名医学院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