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第345期)暨同济公共卫生名家讲坛(第八期)举办。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陈铮鸣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开拓基因及多组学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健康”为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前沿讲座。本场讲座由刘刚教授主持。
公卫学院党委书记邱勇代表学院对陈铮鸣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本次讲坛是师生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的珍贵平台,希望师生把握机遇,在互动中拓展学术认知,汲取前沿智慧。

陈铮鸣在讲座中提到,流行病学研究应当对人类健康水平有宏观把握。他展示了全球总死亡率变化趋势以及肺癌、脑卒中、肝癌等重要疾病的流行特征,尤其强调烟草控制在肺癌等多种慢性病流行和死亡当中的重大作用。谈及常见慢性病的病因,陈铮鸣认为,慢性病病因具有复杂性与异质性,因此亟需大样本前瞻性人群队列开展深入研究,助力精准医学研发。针对中英合作开展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陈铮鸣表示,该研究具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和研究计划、到具体操作和系统管理、再到实时监测和质控,每一阶段都有周密的安排。这也使得CKB具有样本大、人群广、周期长、数据多和质量高的优点。他介绍了CKB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广泛的暴露和疾病表型种类,已发表超过600篇学术论文。他指出,目前CKB研究更多涉及罕见病、多病、多组学标记物以及与英国生物银行(UKB)的跨人群整合分析。展望精准医学发展,陈铮鸣阐述了队列“引领”、遗传“搭台”、组学“唱戏”的创新路径,他指出基于遗传及多组学的队列研究将引领精准健康的发展。

本场讲座以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前瞻性洞见引发热烈反响,为未来公共卫生领域精准健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次论坛为同济医学院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的平台。